4月以来,券商发债“补血”迎来小高峰。本月以来,已有超7家券商获批发行公司债、次级债券,多家券商发布债券募集说明书或发行结果公告。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同比去年大幅增长55%,券商次级债券的发行也呈抬升趋势。利率方面,今年以来券商发债的票面利率普遍居于1.6%至2.2%之间,券商发债融资成本相比前几年大幅降低。
4月以来券商密集发债“补血”
4月以来,券商密集发布发债“补血”公告。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包括东吴证券、国泰海通、中泰证券、南京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获批新发公司债,国元证券、国信证券则在本月获批发行次级债券。
在公司债方面,4月8日晚,东吴证券披露了中国证监会同意其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8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的公告。
4月7日晚间,国泰海通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同日,中泰证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再往前,南京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分别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50亿元、200亿元公司债券。
另一方面,本月以来,国金证券、财达证券、东北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公告了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券的发行结果公告或募集说明书。
从今年以来券商发债的利率来看,票面利率普遍居于1.6%至2.2%之间,中位数在2%左右。相比前几年动辄3%以上的利率水平,券商发债融资的成本大幅降低。例如,国金证券公告,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工作已于4月10日结束,实际发行规模12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1.98%。
券商次级债发行获批数量抬升
今年以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券商发行次级债券密集获批,其中还有两家券商获批永续次级债。
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公告获得证监会发行次级债券/永续次级债券批复的券商达到6家。其中,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分别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100亿元永续次级债券;国元证券、光大证券、华西证券、财达证券则获批的是次级债券,公开发行面值分别不超过30亿元、150亿元、20亿元、30亿元。
事实上,资本实力是券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根据证监会2020年5月修订的《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显示,长期次级债可按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到期期限在3、2、1年以上的,原则上分别按100%、70%、50%的比例计入净资本。
从券商发行次级债券的募资用途来看,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等用途最为常见。
例如,2024年9月,广发证券获批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次级债券,其2025年第一期次级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用途为“拟用于偿还到期债务”;2024年11月,东北证券获批发行不超过80亿元次级债券,其2025年第一期次级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用途为“补充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并且东北证券承诺募集资金不用于股票投资、融资融券、股票质押、衍生品等资本消耗型业务。
在票面利率上,次级债券的利率往往高于一般的公司债券,而大型券商的利率则显著低于中小型券商。同样以上述两只次级债券为例,今年3月中旬,广发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公告》,显示,本期债券品种一发行期限为394天,最终发行规模为35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2.10%,认购倍数为2.24倍;品种二未发行。
东北证券也在3月下旬公告,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最终网下实际发行数量为6亿元,占本期债券计划发行总规模的60%。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为2.71%,认购倍数为1.4167倍。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