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上涨1.19%,深证成指下跌0.54%,创业板指下跌0.64%。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国泰海通策略:中国股市的升势远未结束
过去两周,我们坚定判断“继续看多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从3040低点上升至3300附近。我们建议投资人尽快转变对股市主要矛盾的认识,提高中国配置:1)经过三年出清和调整,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估计是充分的,已有共识对估值收缩的影响是递减的;2)全球“对等关税”推迟显示美国面临滞胀、美元信用的约束,后续或仍有反复,但不确定性最大的时候或已过去,股市触底并不取决于不确定性减小,在于不确定性不再变大。3)中国股市估值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变,要看到中国的确定性,贴现率下降是2025年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更加积极有为且后备充足工具箱的经济政策,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以及李强总理关于“持续稳定股市楼市”的表态,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一环。投资者关于内外部的疑虑消减,中国股市也有望走出升势,战略性看多。
中信策略:A股也是贸易战关键环节 应充分相信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
贸易战僵持阶段,超预期的刺激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都很难发生;僵持阶段比的是两国的经济韧性,中国的政策选项更多、空间更大、能耗更久,对美国而言,7月前大规模的国债到期可能会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第一个动摇点;A股也是中国贸易战中提振信心的关键环节,应充分相信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港股可能是阶段性的薄弱环节,但也要看到内地资金依旧整体明显低配港股。配置上,从规避不确定性的角度,自主科技、受益欧洲资本开支扩张的板块、纯内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以及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料将占优。
招商策略:核心指数出现类“平准”走势 后市该如何应对
本周汇金再次发挥“平准”作用,每当重要权重指数在盘中下跌时,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部分ETF总会在尾盘出现成交量的短期迅速放大,最终使得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基本平盘或者录得微幅上涨。我们认为,A股在有了类“平准基金”机制后,下行风险明显降低。在指数稳定的背景下,A股下行风险可控,上涨有空间,那么预期回报曲线将会大幅改善,出现类“看涨期权”属性。此时选择正确属性的股票变得非常关键。我们认为后续选择三种属性的股票:(1)局部景气回升的股票、(2)高自由现金流收益率(FCF/市值)的股票、(3)低渗透率且渗透率可能会提升的赛道。
申万宏源:磨底期的注意事项 关税的基本面影响逐步显现
市场超跌反弹后还要磨底的判断正在验证,市场对基本面压力的反映幅度到位,时间不足。磨底阶段需要消化的因素:关税的基本面影响逐步显现;中美在金融和科技领域可能还有后续扰动;能够凝聚市场共识的主线仍需等待。二季度关税的基本面影响开始显现,“抢转口”下回落压力可控,但三季度有进一步回落压力。这对应二季度开始,市场对政策对冲的要求会逐步提高。讨论二季度市场预期总体平稳所需的政策条件:1. 保留后续政策适时加码的空间。2. 一季度累积的财政资源,在二季度要落实实物工作工作量,消费刺激落地 + 重大项目发力在中微观数据上有体现。3. 5-6月政府债券发行再加速,为三季度稳增长发力储备资源。
广发策略:不同板块回补缺口情况和后续风格节奏判断
内需行业近期受关税的冲击很小,且近期涨幅已覆盖跌幅、补缺口回到关税冲击前。包括稳定价值类的红利行业(国有行、电力、铁路公路),也包括内需敞口为主的消费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酒店餐饮)。事实上,在18-19年内需资产也能够在关税升级初期的3个月左右实现短期的超额收益,但在18年底中美阶段性缓和后持续跑输。真正跑赢的内需资产(白酒/调味品/白电),是利润率驱动ROE的核心优势龙头。商贸零售、旅游、食品等内需行业,成交集中度基本上达到了23年Q1(全面放开后)的次高点,反映了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定价已较为充分,当前反而需要警惕政策落地带来的成交热度回落。
微信咨询